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对乡村旅游的应用

【导读】
乡村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在经历快速发展期后,进入回调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随着国家全域旅游政策全面实施,乡村旅游发展向纵深推进,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叠加前期
乡村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在经历快速发展期后,进入回调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随着国家全域旅游政策全面实施,乡村旅游发展向纵深推进,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叠加前期未解决矛盾,乡村旅游发展陷入同质竞争的后时代,人们寻求更深层次,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旅游产品谱系。需求决定市场,为了避免重复建设老问题再次出现,新的乡村旅游产品系列应以区域乡村旅游文化资源为基础,差异化市场定位,以获取在当前困境下的突破和未来市场上的竞争力。

1.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理论
 
作为制造类公司的一种新管理模式,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理论最早出现在21世纪早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是面向产品创新的一种知识管理和流程优化的理念,不是一种现成的工具。PLM最开始是应用于企业内部、企业不同生产线以及不同加工厂之间的,包含在产品研发领域具有协作关系的企业之间,以及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创建、管理、分发和应用的系列解决应用方案;它集成与产品相关的人力资源、流程、应用系统和信息。

PLM是指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出发,到产品报废的全部生命过程管理。其中包括产品需求分析、产品计划、概念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化模拟、生产检测和质量管控、销售、使用、维护与保修以及淘汰与回收等主要阶段。
 
PLM是一项对企业所有产品有关数据进行管理的理念,通过构筑企业内部产品信息数据库,建立统一、共享的产品研发平台。企业开发人员、消费者与合作伙伴等,均可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参与企业产品研究开发与设计的各个环节,使产品从最初设计就充分体现消费者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PLM理念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试图建立一个具有前瞻性的产品管理系统,即基于标准的、开放的PLM解决方案框架,能够运用分布递增的方式部署系统,实现产品与其他应用系统的集成,并进行自由扩展,帮助企业创新产品,向市场更快投放新产品,及时把握消费者反馈信息,并为他们提供满意、新颖的产品体验,赢得市场。


2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理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应用基础

随着全域旅游在国内全面铺开,各地旅游势必竞争激烈,旅游开发主体间如何定位,如何开发产品并提供差异化旅游服务将成为开发的重心。在新老乡村旅游开发都需要差异化来确定市场位置的市场背景下,在一定区域内如何识别、确认、区分和管理这些差异,并保障后续开发能延续这些差异并强化区分度,就需PLM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进行指导。

2.1 乡村旅游发展理论背景

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概念对比分析后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因此,乡村旅游的概念包
含两个层面:一是发生在乡村,二是以乡村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关于乡村旅游的类别,他们认为主要分为乡村自然风光旅游、农庄旅游或农场旅游、乡村民俗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四类。

有专家对乡村旅游消费者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乡村旅游消费者是指为满足心理、生理需求,在乡村地区进行观赏、体验、学习和娱乐健体等休闲活动的个人或单位。还将乡村旅游消费动机进行归纳总结,认为乡村旅游消费动机分为生理性、精神性、社会性和发展性四类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以旅游者的生物性为基础,例如锻炼身体、享受美食;精神性动机是指为满足旅游者心理和精神需求,如放松身心、观赏美景、感受宁静等;社会性动机是指外出旅游消费者和他人交往沟通的需求,如人际交往、交流感等;发展性动机一般是指旅游消费者所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提升,如科普、教育、猎奇、锻炼等。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现阶段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理论建设阶段。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亟需新理论指导和深层耕耘,以获得跨越性、可持续发展。

2.2 PLM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应用背景
 
乡村旅游的兴起源于中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引发“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的“新三农”问题,为破解三农问题,化解城乡矛盾,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因乡村旅游在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传承发展乡土文化、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优化乡村治理体系、壮大乡村集体经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渐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最佳选择。
 
乡村旅游的发展并非起源于十九大,但十九大后乡村旅游得到从国家到地方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源于前期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旅游产品雷同、单调,缺乏吸引力,产品文化内涵严重缺失等等”,乡村旅游市场实际上已经处于停滞状态,消费者对乡村旅游兴趣在经历一成不变、简单复制旅游产品,甚至存在诸多缺陷旅游体验后,趋向更新、更有文化内涵和更深层次的乡村旅游产品。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推进特色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旅游示范区等措施。但区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往往选取地方最具特色和典型性文化或地域特色进行开发,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对于后期乡村全域旅游铺开虽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但也为后来全域旅游发展造成一定困扰。基于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在类似市场中企业产品管理的优秀表现,有必要在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中运用PLM理念,实现区域内乡村旅游全局管控。

3 PLM乡村旅游开发应用理论基础

全域旅游下的乡村旅游亟需对区域内旅游产品进行全局管控,以区域内文化特性为基础,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体系,运用PLM对区域内产品进行横向的开发维度管理以及纵向的全产品生命周期管控,开源节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区域产品竞争力。但现实是乡村旅游(包括全域旅游)未来必然面对周边众多独立的、互不归属区域乡村旅游开发主体,他们都希望借助全域旅游的东风,发展各自的乡村旅游经济。无论是乡村旅游开发主体还是政府旅游部门,都将面临区域内旅游产品的差异化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调整,那么以什么样的开发模式,推出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去吸引多元需求的旅游者呢?对缺乏旅游专业知识素养,在管理上处于自发或低层次管理水平、并在一定区域内缺乏宏观产品差异化管理的乡村旅游开发主体农民来说,必然要经历一个至暗时刻,走出这段瓶颈,乡村旅游才能走出自我管理并相互协调,个性化发展的道路。引入PLM理念是因为它可以将区域内乡村旅游开发产品都纳入如公司产品策略类似的体系中进行宏观层面的管控,进行企业化的精细化管理,从理论基础层面重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3.1 PLM管理思想应用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有助于将一定区域内乡村旅游产品纳入统一的产品体系进行管控,实现区域内乡村旅游产品的差异化管理,避免重复开发与简单复制
 
现阶段发展较为成功的乡村旅游,基本是旅游资源特色比较突出、或者经济思维比较超前的乡村。因为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在没有开发成旅游产品之前就有附近旅游者或者居民进行旅游活动或者类似旅游行为,在开发后旅游资源特征得到强化,旅游市场需求得到满足。还有些经济思维超前的乡村,主要是村干部看到乡村旅游发展契机,利用现有资源或者在没有资源的前提下创造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吸引旅游者(如陕西袁家村),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对周边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也形成一定壁垒,相同/类似旅游产品在周边乡村再次成功可能性降低。
随着国家全域旅游的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在前期开发项目的收割下,成长于共同乡村文化基底的周边地区发展旅游业,就面临市场重新定位,产品重新开发的挑战。即使是前期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项目也面临在已被市场认可的成功旅游产品之后,如何不断开发新的、具有不断更替,特征明显的系列旅游产品,即如何构建新的、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增长点,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的长效机制。更具体些,就是在全域旅游全面展开后,在一定乡村区域内旅游文化资源性质相近,共用同一市场条件下,如何才能让乡村旅游遍地开花同时保持各自特色,旅游产品间差异化程度足以让消费者区分识别。
 
“PLM是一种面向产品创新的知识管理和流程优化的理念”,“它是一种管理产品的全局方法”。PLM的这一理念为解决乡村旅游现存以及未来面临的重复建设、产品雷同的困境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

3.2 PLM的网络化管理理念,有利于优化区域内乡村旅游产品与市场策略,将有限资源在合理范围内发挥最大效能,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虽说在国家层面上,乡村旅游获得政策支持,但在全域旅游全面展开形势下,国家和地方财政供给与乡村旅游建设资金需求间的矛盾必然存在。即国家和地方支持乡村旅游有限的资金该如何分配给最合适的市场与产品组合,以及分配后的综合效益评价。或者说在财政和自有资金有限条件下,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和使用资金,促进乡村经济高效、永续发展。PLM理念中通过“将以前分散的、碎片式的活动、系统和过程集成起来......克服传统非集成方法带来的许多问题。”具体操作是将产品项目嵌入企业产品与市场需求集成组合中,提供所有产品动态管理界面,直观且易于掌握企业产品现状。这一理念非常适合区域内多元化乡村旅游产品与市场管理,针对同一地区不同文化与资源禀赋的乡村旅游产品,需要一个既能统一管理,又能充分发展每一类型旅游产品的集成系统,保障区域内同一类旅游资源基础上旅游产品间市场定位的区分度,同时又能协调不同类型旅游产品在市场需求覆盖上的多样性。区域内集成化的乡村旅游产品管理在另一方面可以从宏观层面对区域内旅游产品进行优化,不断淘汰经济效益低的产品,不断探索开发新的、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优势产品,从区域旅游发展层面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增强区域旅游发展实力。
 
PLM集成化管理区域内乡村旅游产品,也有利于克服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无序开发、破坏性开发与重复建设等现存问题,实现旅游开发过程的“强制性合规与自发性一致”。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农村开发建设规划,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建设美丽乡村,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自发性“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农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强化规划引领,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环境,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促进乡村旅游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为实现我国乡村全面振兴作出重要贡献。”
 
5.结语
 
在企业差异化产品管理上有出色表现的PLM理论或许是解决目前乡村旅游困境,并指导乡村旅游走向未来可借鉴的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应用于企业管理出现于21世纪早期,其作为制造公司的一种新管理模式,是在商业模式、新技术革命以及全球化产品出现的复杂市场环境下应运而生,因此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上表现出色,尤其在系列产品全生命周期计划、产品体系管控以及产品与资源间的优化匹配等方面优势明显。
 

  • 2022-08-31 15:05
  • 我要分享:
声明:文章"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对乡村旅游的应用"为上海御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您所在位置:流程PLM系统 > PLM新闻 > PLM资讯 >

联系清泰代表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