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PDM的体系架构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是实现木工机械数字化设计一的核心。结合本文2.4.3可知,系统采用EPDM作为产品数据管理工具。它是一款完全内置于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数据管理系统,其体系架构主要包括两个部分:① EPDM的组件;② EPDM包含的模块。图5-1、S-2分别为EPDM包括的组件与模块。
EPDM的组件主要包括四类服务器和四类客户端。服务器分为数据库服务器和存档服务器,此外EPDM还提供Web服务器和索引服务器。所有添加到EPDM的文件都保存在文件库中,文件库包括存储文件的存档库和存储源数据的数据库。在EPDM中,所有用户都是通过本地文件库视图连接到文件库来管理和操作文件,文件库视图直接连接到存档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客户端包含四类:CAD Editor、Contributor、Contributor Web、Viewer。可以通过这四类客户端来访问文件库,企业不同部门采用不同的客户端来登录EPDM服务器调阅、编辑以及管理文档。CAD Edito:面向结构阶段的CAD用户,拥有设计阶段对文档的编辑权限;Contributo:面向的是审批阶段的用户;Contributor Web面向的是基于网络的审批用户;Viewe:面向的用户仅有查看文档的权限,主要提供快速查询文档的功能。
EPDM所包括的模块主要有图5-2所示的14个模块,约60个子功能。本系统主要运用EPDM的1、2、3、4、5、6、7, 12这8个模块的部分子功能。
2 EPDM在企业的配置
明确了EPDM的体系架构后,需要基于企业的部门概况,设定EPDM的服务器、客户端的配置环境。木工机械产品的设计开发是多部门分工合作的共同结果,以南兴木工为例,EPDM在企业的配置环境如图5-3所示。在文控中心安装EPDM服务器;在工程部、新产品研发部、优化改善部分别安装EPDM的客户端CAD Editor。
3 EPDM的运作原理
为了实现基于EPDM的数字化设计流程,必须明确EPDM的运作原理。首先,在EPDM的服务器中创建“木工机械数字化设计”文件库及本地视图。此时文件库仅包含了初始的默认配置信息。同时,在EPDM数据库服务器中建立了对应的“木工机械数字化设计”数据库。通过建立文件库,并在存档数据库中备份了用户信息,EPDM用户才能实现数据的管理操作。
其次,必须进行添加新用户、用户组、用户权限、设定新项目开发计划、材料明细、开发流程、数据卡等配置工作,EPDM才能基于该项目来进行运作。配置工作完成后,此时文件库中并未包含任何数据,故而需要用户将与此文件库相关联的数据添加进来,即数据的“检入”。
完成上述操作后,EPDM用户可通过客户端对文件库中的数据进行操作。图5-5所示为EPDM的工作原理图。以木工机械产品的结构设计阶段到出图加工阶段为例,说明EPDM的运作原理。
结构设计期间,工程师将经过性能分析、结构优化后的模型及分析结果检入到文件库中,根据预定的工作流程,文件传送至结构负责人,由其进行审批。结构负责人收到系统发送的通知消息时,首先从EPDM中将待审文件检出,文件从服务器中下载到EPDM客户端。
此时,待审文件虽然可供其他人查阅,但只能被该负责人一人所编辑,如果文件通过审批,则工作直接进入工艺设计阶段,由审批人将文件的状态转为共享,并通知下一阶段人员;文件如若不满足要求,则返回工程师进行修改,直到满足要求后由设计人员将模型出图并上传至系统服务器,从而更新文件信息和版本,同时上传的文件根据预定流程呈现相应的状态,并向下一级工作人员发送通知。
由此工作流程进入工艺设计阶段,此阶段的运作与上一阶段完全相仿,由工艺人员从系统检出设计文件进行工艺设计,完成工艺设计后,将文件发送至工艺负责人审批,直到审批通过后,将2D图纸和工艺文件共享于EPDM,由后续的制造部进行加工、装配、调试等。
整个流程中,工作人员可依据EPDM提供的数据查阅功能实现文件的实时搜索,也可根据系统提供的预览、数据卡、材料明细、版本等工具实时查询所检索到的数据信息的属性。
此外,可采用工作流程设计工具制定基于企业实际的项目工作流程,通过文件工作状态转换来触发工作流程的自动化执行,例如,在结构设计阶段,工程师将审批后的设计文件共享到EPDM,由于设计文件工作状态的改变而自动触发预定好的流程,例如将设计文件自动传送至工艺设计人员。总之,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完成基于EPDM的定制开发。
本文为御云清软英泰PLM软件原创文章,如想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摘自于
http://www.plmpdm.cn/dongtai/263.html 否则,禁止转载;谢谢配合!